橫山USR | 2025〈大學 • 造局者〉學術實踐研討會~綠色永續×跨域設計×知識經濟

橫山USR | 2025〈大學 • 造局者〉學術實踐研討會~綠色永續×跨域設計×知識經濟

因應臺灣高等教育政策從「教學卓越」轉型至「高教深耕」,展現USR –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新趨勢,本研討會強調「大學」不僅是知識與人才培育機構,更是能夠整合多元資源、營造新局勢的重要推動者。透過此次研討會,強化社會各界認知今日大學面向產業升級、社會創新與在地關懷等面向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並形塑「造局者」之核心價值與具體行動策略。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淨零排放、ESG、碳足跡管理等議題,本活動致力於探討如何將「綠色永續」與「跨域設計」結合,以開創更具實效與前瞻性的解決方案。透過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及成果展示模式,提供一個分享創新理念與實務經驗的平台,讓參與者深度了解並掌握新興綠色經濟與設計思維的發展趨勢。   本研討會透過高雄燕巢.橫山共創基地營造經驗,揭開大學如何以「ROC3力」 – 資源創新+組織推動+建構行動,進行在地活化和產學串聯。立基高雄大地方 – 大學.地方政府.社區 / 產企業,三元創新動力結構,進一步發揮「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精神,將知識創新、學生培育與產業需求三者無縫結合,推動知識經濟模式在地方落實,促進經濟與社會的雙軌成長。透過整合學術單位、政府機構、產企業與在地社群,探討如何打造跨領域合作的高效平台。與會各方能共享資源、交換經驗,並就永續城市、文化保存、健康促進等議題展開實質對話與行動規劃,以帶動更多面向的深度合作,讓大學與社會形成互利共生的發展網絡。   「大學.造局者」的核心理念在於啟發人文社會力,以厚植職場迎戰力;過程中促成跨領域學習、提升學習者的問題解決與系統思考能力。本研討會透過專題講座、論文發表與成果展示等多元形式,與會者彼此分享各自真實的學術實踐經驗,激發創意思維並培養社會責任感。同時,也鼓勵師生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為未來培育更多兼具專業素養與公共意識的領航者。   舉辦「大學.造局者 – 學術實踐研討會」,在於集思廣益以跨界共進與發展,並形塑大學在高等教育深耕與永續發展時代中的新角色。透過深化USR價值、推廣綠色永續、強化跨域設計、促進知識經濟以社會創新,本活動期盼能為未來的城市與社會帶來更大能量與創新契機,落實大學「造局者」的核心使命。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K2ZSyKcW8xjqPpg8  ...

橫山USR | 2025年度競賽報名開跑!【競賽三】臺南建城300:「座在府城 ‧ 看見臺灣」

橫山USR | 2025年度競賽報名開跑!【競賽三】臺南建城300:「座在府城 ‧ 看見臺灣」

設計不只是想像,更是實現夢想的力量! 精選三大競賽,邀請每一位有熱情、有創意的你來挑戰! 用設計與文化對話,呈現臺南300年的故事,讓創作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繼2024臺南400「城市.共生.家具」 —  臺灣生活文明載具主題展之後,2025慶祝臺南建城300年,我們思索這300年來,臺灣人「坐」什麼樣的椅子?「用」什麼樣的家具?20世紀70、80年代,臺灣曾於全球家具供應鏈中高產能外銷總值,而獲得「家具王國」稱號。前瞻明日臺灣家具產業,優化今日我們的住居生活品質。「座 在府城.看見臺灣」推薦設計競賽 + 邀請創作觀摩 +展覽加值推廣集體行動,透過在地跨域.接軌國際的原創家具設計與實作,在虛擬今日面向未來城市生活場景和歷史文化景觀的二元性中發生。藉由當代設計4.0 ── 社會設計力量,因應臺灣社會變遷,以設計力詮釋住居建築風格移轉後,集體投入設計開發以支撐我們新生活型態的創意、創新家具。 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全球大航海時代,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臺南大員/安平建造了全臺最早的城堡──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今安平古堡)、普羅民遮城(Fort Provintia,今赤崁樓),開啟臺南及臺灣進入國際視野、邁向世界舞台。今日,我們迎接2025新年新氣象 — 臺南大東門、大南門始建300年。「座 在府城.看見臺灣」活動,以大清雍正三年(1725 年)「臺灣府城」跨世代為名,集結產官學研銷五方跨界能量;藉由設計 4.0 運動,揭露一個社會傳統於時過境遷之後,城市歷史中心區 ──...

橫山USR | 2025年度競賽報名開跑!【競賽二】「木馬.圖城」計畫,意味著高雄創新 — 城市自造運動先聲!

橫山USR | 2025年度競賽報名開跑!【競賽二】「木馬.圖城」計畫,意味著高雄創新 — 城市自造運動先聲!

設計不只是想像,更是實現夢想的力量! 精選三大競賽,邀請每一位有熱情、有創意的你來挑戰! 「木馬.圖城」計畫,意味著高雄創新 — 城市自造運動先聲! 「木馬.圖城」行動 — 融貫社會人生、童年成長、征戰和平、物用機能……,形成你我他大家共同凝視的創作對象。在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浪潮下,2050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同目標。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我們更應該善用資源、延續自然的價值。本次設計競賽 ,以「城市採礦」概念出發,將颱風過後倒伏的路樹進行加值化改造,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設計一款獨一無二的木馬 — 「木馬.圖城」裝置藝術設計競賽。競賽項目為如何展現設計美學,讓廢棄、剩餘的木材或竹材重獲新生,成為別具意義的綠時尚工藝創新作品。引領年輕世代思考如何將「自然」與「設計」結合 ? 讓廢棄資源變身為珍貴的高雄文創好物。參與者將在初審階段提交設計圖,展現創意與設計思維,通過選拔後,將進入設計者工作坊,親手製作縮尺模型,讓構想逐步實現。 「木馬.圖城」裝置藝術設計競賽,結合了環保、創意與工藝的挑戰,鼓勵應用、運用當下Chat GPT、AI Design,突破學門領域、專業背景、年齡性別,引發城市集體投入。讓我們一同用設計回應未來的環境課題,以實際行動推動城市的綠色創生。透過這場競賽,我們期待更多年輕世代投入永續設計的行列;讓「廢棄再生」成為生活日常,用設計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木馬 ‧ 圖城」城市木馬創意設計競賽 ·...

橫山USR | 2025年度競賽報名開跑!【競賽一】「凝視」(gaze) — 看在眼裡 • 記在心裡。PORTFOLIO 作品集設計製作金賞獎競賽活動

橫山USR | 2025年度競賽報名開跑!【競賽一】「凝視」(gaze) — 看在眼裡 • 記在心裡。PORTFOLIO 作品集設計製作金賞獎競賽活動

設計不只是想像,更是實現夢想的力量! 精選三大競賽,邀請每一位有熱情、有創意的你來挑戰! 一、「凝視」(gaze) — 看在眼裡 • 記在心裡。PORTFOLIO 作品集設計製作金賞獎競賽活動,打破人文社會學門領域界線、教育學習與年齡層界線、學校教育與執業工作界線、專業與產業界線,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跨域鏈結、競賽與交流。 凝視 一 作品集設計製作,開啟個人自我的創作目標管理(C-MBO)表現與實踐。依據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凝視的定義:「自我和他者之間的鏡映關係,即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折射之後,構成了自己的再現」(拉岡,1978,《精神分析的四個基本觀念》)。時至今日資訊年代,一份好的「作品集」讓他人看在眼裡,且能夠記在心裡!「凝視—PORTFOLIO 2025 作品集設計製作金賞獎」競賽活動,回應今日 AI 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資訊科技,帶來跨域設計知識經濟,且產生當代消費社會的媒體行銷機會。不論是課程學習成果的記錄與展現,專業取向的求職與就業、進修大學或研究所,還是職業跨域升級、轉向斜槓人生;乃至於意圖在產企業界發揮卓越影響力等等,均不可或缺專屬個人、團體的作品集。本競賽活動倡議透過設計製作作品集過程,自我啟動人文知覺(humanistic perception)以產生導引作用,有效提升個人、公司競爭力,且面向公眾發揮社會集體效力。 「凝 ‧ 視」PORTFOLIO 作品集設計與製作競賽...

國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受理申請-歡迎符合資格碩、博士研究生提出申請~

國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受理申請-歡迎符合資格碩、博士研究生提出申請~

說明: 一、旨揭研究獎助學金獎助領域以國際漢學研究為主,獎助對象為國內外相關學系碩、博士研究生。 二、獎助方式及獎助期限如下: (一)碩士生每月新臺幣3萬元;博士生每月新臺幣5萬元。 (二)獎助期限最少3個月,至多6個月。本次公告開放114年 9 月至115年2月(須於114年9月開始)或115年2月至115年7 月(須於115年2月中旬後開始)此兩階段來校研究者申請,獎助期間須在該校研究,請踴躍提出申請。 (三)在國外之研究生,另補助經濟艙來回機票乙趟。 三、申請者須檢附申請表、2,000字以內中文或英文研究計畫、 含著作目錄的簡歷表、在學證明及成績單、推薦信二封、 政大指導老師同意函,於114年5月15日前email至 sinologynccu@gmail.com提出申請。 四、申請表電子檔及其他資訊,請至「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官網 https://sinology.nccu.edu.tw/」查閱或下載。 公告連結 https://sinology.nccu.edu.tw

國立臺灣圖書館114年獎助國內訪問學人(員)受理申請至4/13止~~

國立臺灣圖書館114年獎助國內訪問學人(員)受理申請至4/13止~~

國立臺灣圖書館為獎勵國內大學校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門學人(員)從事臺灣學或東南亞研究,特訂定「國立臺灣圖書館獎助國內訪問學人(員)作業要點」,獎助學人(員)來館研究訪問,歡迎相關系(所)教職員及研究生踴躍申請。 說明: 一、本館為獎勵國內大學校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門學人(員)從事臺灣學或東南亞研究,特訂定該要點,獎助學人(員)來館研究訪問。 二、114年度獎助國內訪問學人(員)來館研究,申請事宜及期程如下: (一)申請期間:自公告日至114年4月13日止,開放線上申請。 (二)公告審查結果:114年5月30日前。 (三)獎助項目如下: 1、學人2名,每名每月新臺幣(下同)3萬元。 2、博士班研究生2名,每名每月2萬元。 3、碩士班研究生2名,每名每月1萬元。 三、相關申請資格、申請資料、線上網址、訪問期間之權利義務等事宜,皆依「國立臺灣圖書館獎助國內訪問學人 (員)作業要點」與官方網站之「最新消息」 (https://reurl.cc/mRWqVl),及臺灣學研究網頁之「最新活動消息」(https://reurl.cc/86ryE4)公告為準。 公告連結 https://wwwacc.ntl.edu.tw/ct.asp?xItem=93755&ctNode=2198&mp=5   公告附件 國立臺灣圖書館公函.pdf 國立臺灣圖書館獎助國內訪問學人(員)作業要點.pdf

教育部114年度「智慧製造人才培育計畫」受理申請至4/30止~~

教育部114年度「智慧製造人才培育計畫」受理申請至4/30止~~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補助推動人文及科技教育先導型計畫要點辦理。 二、本徵件須知旨為促進全國大學校院機械相關系所之課程創新與整合,結合特色產業和培育相關技術人才為目標,分別針對工具機領域、機器人領域以及半導體/電子設備等三 大領域,規劃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課程與實作,強化智慧製 造、自動化、機械工程等領域的專業發展,培育具備前瞻性視野及實作能力之高素質人才,以因應未來產業需求。 三、計畫採部分補助,經費編列、撥付及支用原則詳如所附徵件須知。 四、申請案為個別型或單一整合型計畫,一校至多申請 1 案為原則。 五、申請方式:免備文,請於114年4月30日前至教育部計畫申請系統(https://cfp.moe.gov.tw/Login/MOELogin.aspx), 完成線上申請及用印後計畫書電子檔上傳作業,逾期未完成線上申請及計畫書電子檔上傳者,不予受理。(洽詢電話:(02)3366-2722,智慧製造跨域整合人才培育計畫辦公室江小姐)。 六、本徵件須知及相關附件(含計畫申請書格式)可於教育部網站(首頁/認識教育部/本部各單位/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電子布告欄)或本計畫網站(https://proj.moe.edu.tw/tcim /)下載。 七、徵件說明:教育部訂於114年3月26日(三)下午2時舉辦計畫線上徵件說明會,會議室連結:https://ntucc.webex.com/ntucc/j.php?MTID=mf7ff82ca5e0724c9e03d2c5679524128,會議密碼:20250326。   公告連結 https://proj.moe.edu.tw/tcim/News_Content.aspx?n=1578&s=18031

【轉知】校外研討會、論文徵稿資訊~

【轉知】校外研討會、論文徵稿資訊~

☛國立中央大學辦理線上講座:《國際科學教育論壇系列18》——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 University in An Extraordinary Time」~~~ 說明: 一、《國際科學教育論壇系列18》活動訊息如下: (一)講者:Dr. James Harris(聖地牙哥大學校長)。 (二)講題: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 University...

【重要公告】113(2)教師產業研習(六年6個月)認定申請公告

【重要公告】113(2)教師產業研習(六年6個月)認定申請公告

依教育部104年1月14日制定公布之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26條第一項規定:「技職校院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教師、專業及技術人員或專業及技術教師,每任教滿六年應至與技職校院合作機構或任教領域有關之產業,進行半年以上與專業或技術有關之研習或研究,相關研習或研究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各系所教師需於當輪次完成,已發工作聯繫單及通知信給教師 請依通知信說明辦理 審查申請文件【由此下載】 若有疑問,請洽研發處瑞霞(分機1707)或sabrina@stu.edu.tw  

國科會114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案接受申請至114/2/18止~請鼓勵符合資格學生踴躍申請

國科會114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案接受申請至114/2/18止~請鼓勵符合資格學生踴躍申請

國科會114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補助案,自即日起接受申請,有意申請學生及指導教授請於114年2月18日(星期二)前至國科會網站完成線上申請。 說明: 一、依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作業要點規定辦理,申請人及指導教授務必先行詳閱各項規定。 二、請學生(申請人)及指導教授務必至國科會網站(https://www.nstc.gov.tw/)製作及傳送電子 檔。指導教授需上傳初評竟見表於114年2月18日(星期二)前繳交送出,始完成申請程序。 三、國科會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作業要點、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申請書及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線上申請作業使用注意事項等文件,請至國科會網站下載使用。(網址: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list/2af9ad9a-1f47-450d-b5a1-2cb43de8290c?l=ch) 四、為使學生儘早培養學術倫理之觀念,確保研究過程中具正確認知,國科會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作業要點於113年11月1 日增訂第16點第4款規定,申請計畫之學生應完成至少六小時學術倫理教育課程訓練,並將相關證明送學校備查。 五、申請人請於計畫案繳交送出前,將學術倫理證明電子檔上傳  https://forms.gle/Um2wdXobAEfH41fi9,始完成申請程序。 【研習證明需為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完成之證明,並以學校(學生或教研人員身分)取得研習為準 (以「個人註冊」者恕不受理】 六、本案聯絡人: (一)有關電腦操作問題,請洽國科會資訊系統服務專線,電 話:0800-212-058,(02)2737-7592。 (二)相關規定如有疑義,請洽國科會綜合規劃處,電話:(02) 2737-7847、7440、7568、8010、7567。 公告連結 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rfpDetail/4556f98e-735e-4adc-8f3e-1f345f436c35?l=ch   公告附件 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WWW線上繳交研究成果報告作業使用注意事項.pdf...